En

新闻中心

News s11

栏目导航

当高速路遇上无人机:内蒙古交通集团发力低空经济

发布时间:2025-04-10 10:08   

每天上午,一架搭载北斗导航和AI视觉系统的无人机从内蒙古交通集团运营的呼和浩特市绕城高速金河收费站自动起飞,沿着蜿蜒的公路自主巡航。它实时扫描着路面的裂缝、边坡的位移、桥隧的结构隐患,并将高清影像同步传输至集团“智慧大脑”指挥中心,对发现的问题进行确认后,向公路养护团队下达养护计划。

这是内蒙古交通集团布局低空经济的日常场景。在这片广袤的北疆大地上,这家传统基建企业正以科技为翼,探索“天空版图”的新赛道。

作为自治区资产规模最大的国有企业,内蒙古交通集团在公路建设、物流运输等领域深耕多年,随着国家和自治区关于低空经济政策不断出台,依托自治区发展低空经济具备的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空域优势和算力优势,集团在2024年将目光投向低空经济这一新兴产业。这一战略选择的背后,既是集团突破传统业务增长瓶颈的迫切需求,也是对国家战略和区域发展机遇的敏锐把握。

随着公路建设市场趋于饱和,集团亟需培育新质生产力——低空经济以其产业链条长、应用场景广的特点,成为撬动转型升级的支点。集团党委副书记、总经理洪海在2025年工作报告中说:“低空经济是集团高质量发展的新赛道,我们要做自治区低空经济的排头兵。”

3月21日,集团迈出关键一步——成立全资子公司内蒙古九天数字科技有限公司,专攻低空经济全产业链运营。公司董事长程昊说:“低空经济是对传统交通维度的立体化升级,是落实‘交通强国’战略,构建综合立体交通网的必然需求,不是对传统交通方式的颠覆,而是空间上的拓展。交通集团发力低空经济,不是跨界,而是业务的自然延伸。”

内蒙古地广人稀、空域条件优越,发展低空经济具有天然优势。而国家“十四五”规划中低空经济的政策松绑,以及自治区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扶持,更为集团注入强心剂。依托覆盖全区83%高速公路的路网资源,公司正将无人机巡检、低空物流等场景与现有业务深度融合:利用1.1万公里公路沿线布设起降点,构建“公路+低空”立体交通网络;在服务区增设无人机物流枢纽,完善支线、末端物流体系,打通偏远地区“最后一公里”配送瓶颈。

程昊介绍,公司已取得《通用航空企业经营许可》等关键资质,并在准格尔旗等地开展全域充换电站与低空基础设施协同布局,打造新能源重卡与无人机协同复用基础设施的绿色运输体系。“我们要让每一条公路都成为低空经济的‘跑道’。”他说。

2024年,交通集团自主研发的“无人机+北斗+AI”智慧巡检系统已使公路养护、安全监测的成本下降20%,效率提高50%;同年“双十一”,低空物流试航活动成功验证了无人机配送的商业化路径。

2025年,随着公司的正式运营,集团加速推进低空经济全产业链布局:筹建低空飞服中心,整合飞行调度、数据服务等核心功能;与高校院所合作制定自治区低空航路规划与运营标准,抢占行业话语权;更计划通过收购、产业基金等方式,孵化低空制造、低空旅游、生态巡检、数据服务等新业态。

程昊说:“公司的使命不是单点突破,而是通过‘路网+空网+数据网’的三网融合,打造低空经济生态圈。”这种“化学融合”的思路,正将分散的应用场景串联为价值网络。

低空经济的开拓,推动数字与科技对这家老牌国企的赋能。据介绍,2024年集团研发投入同比增长61%,科技创新赋能降本增收3.8亿元。更深层的改变在于发展逻辑的跃迁——通过“交通+”模式,集团将路网资源转化为数据要素,推动传统基建与数字化、绿色化深度融合。

程昊说:“当无人机从公路服务区起飞时,它搭载的不仅是货物,更是交通产业向立体空间要效益的新范式。”这种转型不仅助力集团向“中国企业500强”目标迈进,更成为自治区落实“双碳”战略、培育新质生产力的鲜活样本。

从公路到天空,内蒙古交通集团的这场“升维”实践,折射出传统国企突围的路径:以优势资源为锚点,在政策与市场的交汇处开辟新战场。内蒙古交通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方玉东表示:“低空经济是集团‘闯新路、进中游’战略的关键落子,我们要以逢山开路的闯劲、滴水穿石的韧劲,把这片‘新空域’变成高质量发展的新增长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