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5-04-02 11:57
阳春三月,天气多变。3月29日清晨,在深州市穆村镇的桃园内,桃农们紧张地注视着半空中,几架无人机正嗡嗡作响,在十余米的高度盘旋飞行。随着无人机产生的风场扩散,桃树周围的寒气被迅速驱散,原本可能凝结成霜的水汽悄然消散。这一幕,正是气象部门守护桃树生长的创新“黑科技”——利用无人机防御晚霜冻害。
上周末,强降温天气席卷我市,衡水市气象局发布寒潮蓝色预警,全市最低气温持续下降8到10℃,桃树主栽区最低气温达到-8~3℃,深州大部分桃园面临严重晚霜冻害风险。为应对这一挑战,29日、30日最低气温出现时段,衡水市气象局、河北省桃气象中心联合开展了这项无人机防霜作业。
此次无人机防霜作业,技术人员从阻断霜降形成的基本原理出发,基于晚霜冻发生时伴随的近地面逆温现象,采用无人机扰动低空气流方法,提高桃树周围空气温度,防止水汽凝华成霜,从而防御晚霜冻害的发生。技术人员告诉记者,相比传统的风扇防霜等技术,无人机防霜不仅效果更佳,还具备灵活性强、劳动力成本低等优势。
据悉,深州桃树正处于现蕾期或开花期,研究显示,桃树现蕾期国家气象站最低气温<1℃或开花期站点最低气温<2℃时,发生晚霜冻害的风险较高。除无人机作业外,气象部门还通过微信群面向果树技术人员和桃种植大户等开展直通式服务,建议桃园尤其是早熟桃或位于低洼地带桃园,密切关注温度变化,积极防御低温冻害带来的不利影响。
气象部门表示,将继续关注此次寒潮后续影响,并密切跟踪天气变化,适时开展晚霜冻灾害风险预警服务,保障全市桃产业高质量发展。